• 专业儿童语言矫正--北京威廉玛丽国际医学研究院
  •   400-999-6281

别让口吃影响了孩子的一生!

  • 日期:2019-01-08
  • 作者:语你同行语言矫治

什么是口吃?

「口吃」是指在说话时出现了结结巴巴的现象,可能是不断重复说某些字或音、拉长语音或是字句中断等,也可能是在说话时会出现不适当的张力和过快/过慢的说话速度,使得整体说话变得不流畅,更严重一点,在说话时甚至会伴随一些不自然的脸部表情或身体动作,例如:耸肩、甩头、眨眼等。


造成口吃的原因是什么,目前仍未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来解释口吃的成因,可能的解释是个人的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因素间交互作用后所产生的结果。个人内在因素指的是儿童的气质、人格特质或是语言及说话的能力等,而外在环境因素指的是说话的情境或对象等。


  虽然没有某个特殊的人格特质一定会造成口吃,但研究显示,有口吃的儿童大部分都有某些特殊的气质,例如在婴儿时期分离焦虑较明显或是难照顾,对于周遭环境过度敏感的婴孩也被发现比较容易在长大后出现口吃的现象,而乐观、外向或率真的儿童相对的也比较不容易发生口吃。


外在因素方面,单独的环境因素并不会造成口吃,但它可能使口吃现象更加明显,例如:「上台报告」的说话情境不是产生口吃的原因,但这样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境可能会使口吃儿童的口吃现象更加严重。


另一个比较可以说明儿童发生口吃的解释是,儿童本身的能力,包含语言能力、动作技巧、认知发展等与环境需求无法相互配合时,因而出现口吃现象。例如,儿童目前的口语表达能力只在双词结合的阶段(即语言发展能力尚未成熟),但因环境的需求(例如,要求儿童在同学面前说故事或上台自我介绍)迫使儿童需要用较长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此时为环境需求高),在两者无法平衡的状态下,即可能会出现说话不流畅的现象。

口吃的特征是什么?

口吃的特征主要包含重复、延长、停顿、插入、张力及不适当行为。

口吃的发生

口吃最常发生于儿童2-5岁时,研究显示,有部分幼儿园及学龄的儿童有口吃的问题,但长大后会发展成真正的口吃者占少数。口吃的发生率大约为总人口数的5%,男生大约是女生的3倍。

如何区分正常的发音不畅和口吃?

2-5岁的儿童正值语言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可能因为开始学习较复杂的语句或是说话速度加快,也会出现说话结巴不流利的现象,这样的不流畅现象并非真正的口吃,称为「正常的不流畅」,面对这样的不流畅并不需要过度的紧张,待儿童语言能力发展成熟,不流畅的现象自然会消失。正常的不流畅和真正的口吃在不流畅的特征及出现的频率上有一些不同,若能正确区分,则可以用较正确的态度来面对。



  • 上一篇 >:
  • 下一篇 >: